【网评】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走“实”向“新”
2023-10-23 11:50:14          来源:桑植县融媒体中心 | 编辑:刘璐 | 作者:陈宣棣          浏览量:11447

桑植融媒10月23日讯(通讯员 陈宣棣)近日,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。会议正式提出了习近平文化思想,并对其进行了系统阐述,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、提高国家文化形象提供了根本遵循和战略指引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,各级宣传文化部门要强化政治担当,勇于改革创新,敢于善于斗争,不断开创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。

当前,我们正处于滚石上山、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。“求木之长者,必固其根本;欲流之远者,必浚其源泉”,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,事关国家长治久安,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,广大党员干部要努力下功夫、出实策,把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为重大政治责任扛在肩上,承担起“举旗帜、聚民心、兴文化、展形象”的使命任务,强化大局意识,主动担当作为,着力推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走深走实,让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有声有色。

首先,开展思想文化工作应重视与群众生活贴近。从先秦《诗经》到唐诗宋词,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以口口相传的方式流传至今,正是由于贴近群众,我们的诗词歌赋才能在岁月长河中历久弥新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,若宣传内容“曲高和寡”,不接地气,只会让群众反感,难以接受。要讲好中国故事,传播好中国声音,需要充分运用大众化、通俗化的话语体系,多讲人民群众愿意听、喜欢听、听得懂的真心话、暖心话,让宣传思想工作更有温度、更有深度、更有广度、更有力度,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、创新性发展,在世界文明图景中展现出具有中国特色、中国风格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新形态。

再者,开展思想文化工作要注重提升工作的质效。现如今,随着5G、VR、大数据、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不断涌现,世界各族人民的接受其他地区的文化思潮逐渐向新媒体转移,文化传播途径已然从口耳相传的“点对点”,转向通过互联网传播的“点对面”,影响力也在逐年大幅度增长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,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。宣传思想阵地,我们不去占领,人家就会去占领。”开展思想文化工作,要督促主流媒体适应新时代国内国际信息传播方式的发展和变化,不断拓宽传播渠道、创新内容形式、提高传播效果,密切关注新技术、新手段的迭代发展,加快采集、制作、传播、互动等方面的技术创新,不断利用新兴技术,推进中国故事和中国声音精准传播、广泛传播。

同样重要的是,要加强同其他文化的交流互鉴。人类发展史充分证明,不同文明间的交流是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,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途径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,文明之间要对话,不要排斥;要交流,不要取代。在新时代新征程的历史起点上,推动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互鉴,人类文明才能发展进步,世界才能和平发展。各美其美,美美与共,天下大同,中华文化既属于中华民族,也属于世界人民。广大党员干部要围绕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文化建设的战略部署,坚定文化自信,事关国运兴衰、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独立性。同时也要坚持求同存异、和而不同,不断加强不同文化间的对话交流与互鉴互融,着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融入时代、融入生活、融入群众。

如今,无数的“文化名片”正在走向世界,有推动政治互信、经济融合、文化包容,高举和平合作发展旗帜的“一带一路”;有在全世界推进汉语言文学教育,增进世界各国人民友谊的“孔子学院”;有历史、人文、生态、科技交织成绘,展现中国智慧、中国力量的体育盛会——“杭州亚运”,中国文化如雷贯耳,彻底矗立在了世界舞台的中央。新时代的中华文化繁花似锦,要深入挖掘中华文化,加强多元文化合作,大力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人才,通过文化活动、学术研讨、赴外教学等多种形式,向世界展现可信、可爱、可敬的中国形象。

(一审:秦福  二审:杨明  三审:吴明波)

责编:刘璐

来源:桑植县融媒体中心

时政报道
视听桑植
时政报道

  下载APP